我校应邀参加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绿色发展毕节论坛

作者:时间:2024-04-28 13:50点击数:

【本网讯】4月26日,2024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首场活动——绿色发展毕节论坛在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成功举办。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毕节试验区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探讨能源、生态、材料、农业等领域绿色发展议题,广泛借鉴绿色发展的国际经验,大力弘扬绿色发展的理念;以绿色低碳发展引领提升教育服务贡献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作为主办单位举办绿色发展毕节论坛,体现了学校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试验区到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的要求;是贵工程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主动承担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项目的具体行动;是学校努力发挥高校智力优势,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的重要举措。论坛的举办,将为毕节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为助力毕节绿色低碳发展、富矿精开、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论坛以“绿色发展,创造可持续未来”为主题,分两个阶段进行。26日上午,举行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绿色发展毕节论坛开幕式及主旨报告;下午,以分论坛形式,围绕绿色低碳发展的成果和经验、绿色低碳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中国工程院宋宝安院士,中国科学院邹志刚院士,欧洲科学院郭正晓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Daniel Kammen(科曼)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王清远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理事会章新胜主席,以及四川大学、暨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大学、阿坝师范学院、广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中国能力中心、清华大学学能源转型中心、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等高校、研究机构和全球绿色发展行业领导、专家学者近100人受邀参加论坛。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肖建宗主持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他深情回顾了新时代毕节在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中创造的人间奇迹、走出的“绿色新路”,强调以绿色发展新成效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呼吁大家携手努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建清洁美丽新世界。

开幕式上,教育部原副部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理事会主席章新胜,贵州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王慧,毕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万艳先后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宝安,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志刚,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长Gretchen Kalonji(柯瑞卿·卡隆吉),诺奖得主、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Daniel Kammen(丹尼尔·科曼),成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长江学者、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刘清友及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校长张嗣杰教授做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英国物理学会院士、原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四川大学高端外籍教授Martin Dove(马丁.达夫),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Andrew Goodwin(安德鲁·古德温),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院士、原伦敦大学学院副校长、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郭正晓,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教授John Irvine(约翰·欧文),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首席教授文东升,德国地球科学与岩土工程院院士、中德能源研究中心德方首席专家、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中国办公室主任侯正猛,贵州理工学院校长、教授潘良明,四川大学长江学者、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余睽,全球绿色发展联盟会长、IEEE智慧乡村副主席兼中国工作组主席张晓枫等18名中外专家分两个论坛,分别以“绿色发展,创造可持续未来——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及“绿色发展,创造可持续未来——毕节示范区生动实践”为主题为大会带来精彩的专题报告,纷纷展现了绿色发展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成效。

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向武作《“两山理论”的科学内涵与实践价值》主题报告。他从“两山理论”的源起与发展,“两山理论”的内在逻辑,“两山理论”的价值与贡献,“两山理论”的实践案例出发,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神内核。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践行这一思想,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桥头镇采取农文旅产业深度结合的方式,以“万企兴万村”为抓手,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点绿成金、转绿为金、添绿增金的生态价值转换路径,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聚集功能,积极探索“民宿+”融合发展模式,促进了地方的绿色发展转型。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政府规划引领厚植企业投资沃土;二是坚持企业市场运营推动集群成链发展;三是坚持利益联结带动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新时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就是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生产和生态的良性循环的绿色之美,真正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论坛期间,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与暨南大学签署对口帮扶协议,与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中国能力中心签署合作协议。

    论坛不仅为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成果经验的平台,也为加速绿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促成地方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绿色低碳产业合作交流,实现互利共赢注入了新的动能,对促进世界各国绿色理念传播、推动绿色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壮大绿色产业市场有着重要意义。


供稿、供图:对外合作处 钟义

编辑:陈凌云

编审:郑文瑜



上一条:我校召开2024年汶川马拉松工作部署会

下一条:我校与四川西南新兴书局有限公司举行图书捐赠仪式

阿坝师范学院对外合作处  地址:四川省汶川县水磨镇    邮编:623002 电话:028-62332696